“看好江苏”成常态“投资江苏”创未来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营主体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保持快速发展。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各类经营主体1444.7万户,同比增长5.3%,总量保持高位稳增;上半年,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93.6万户,同比增长11.4%,增势良好。
(相关资料图)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的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紧抓商事制度改革“牛鼻子”,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发展活力。
深化改革,
让企业办事更舒心
万联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在连云港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所属11家加油站的经营范围变更业务,并一次拿到3个登记机关的11份营业执照。“这太方便了,让我们免了异地奔波,节约了成本。”企业经办人介绍,需要办理业务的分公司位于连云港多个县区,他本以为要跑多个登记机关,没想到这些业务异地也能办。
去年10月,连云港推行企业登记全市通办新模式,打破地域、层级受理限制,群众和企业可在市县两级就近办理企业登记事项。
全省企业开办实现线上办理1个环节、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等17个涉企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我省坚持把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更大力度实施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努力用准入准营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7月12日,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1+N”注销专窗,前黄锦德面馆老板张小兵办结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同步注销。据介绍,“1+N”注销套餐,是指以“1”张营业执照注销为中心,实现“N”张准入类许可证件同步注销的一条龙服务。
“这一模式通过精简审批流程、优化审管联动,实现营业执照与药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19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一次性注销,构建了便捷高效的企业注销体系。”武进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祁斌告诉记者,该局通过一系列措施,打通经营主体从准入到准营再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认为,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江苏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总量规模合理增长,这离不开扎根江苏的广大经营主体。全省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5.3%,其中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1.4%,两项指标在高基数之上保持较快增速,这表明广大投资创业者仍坚定看好江苏。
精准高效,
对经营主体“扶一程”
苏州高新商旅发展有限公司日航酒店分公司共有28台电梯。“去年,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出台助企纾困12条措施,其中一条是‘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业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费用’,让我们省下近1.5万元的电梯检验费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服务高质量发展,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积极落实我省助企纾困各项措施,今年上半年减免收费370.58万元,其中法定检验减半金额288.84万元、惠及单位5001家,委托检验减半金额81.74万元、惠及单位849家,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
帮助经营主体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省市场监管局开展重点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减轻各类经营主体的不合理负担,年内“苏质贷”“苏知贷”等金融产品授信力争超500亿元,让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经营主体。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营主体发展要“量变”更要“质变”。省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紧扣重点产业、强化技术支撑,助经营主体破解“成长中的烦恼”。
今年2月,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和无锡市恒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4个特医食品品种,顺利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注册现场核查。而这背后,离不开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在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支撑。“特殊食品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但有一批‘卡脖子’技术制约行业发展,亟需政府性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的有力支撑。”该创新中心主任黄晓东介绍,作为国内唯一的特殊食品技术创新中心,中心已建成3条中试产线、2条小试产线,主要提供工艺放大、商品化试制等服务,助企业跨越“达尔文死海”。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目前,我省获批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各1个,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20个、技术创新中心9个,为服务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宽严相济,
当好竞争生态“护林员”
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此前接到某机器人公司举报,称某科技公司大规模从其公司挖走研发人员,并生产同类扫地机器人产品,怀疑该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经鉴定,这两家公司的2款同类产品中的1个密点实质性相同,且该密点来源与某机器人公司的前员工杨某相关联。调查后,吴中区市场监管局对某科技公司处25万元罚款,对杨某罚款15万元。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垄断调查与反不正当竞争处处长卞卫东告诉记者:“该案件的办理阻止了侵权产品的上市。对侵权企业,我们不是一罚了之,而是指导企业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如今,该企业已发展成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持续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力度,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查办了一批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目前,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万家,全省共建成商业秘密维权联系点168个,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企业)2040个,保护基地30个。
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宽严相济,切实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完善信用惩戒缓冲和快速修复机制,落实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强制措施和免罚轻罚“两张清单”,并根据形势不断扩充和完善,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今年上半年,仅扬州市场监管系统就办理免罚减罚案件563件,免罚减罚金额超3700万元。
“江苏拥有产业、科创、开放、营商环境及人文底蕴深厚等多重优势,创新创业创富空间巨大,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广阔机遇平台。”吕永刚认为,看好江苏、投资江苏是经营主体的理性选择,也是江苏需要倍加珍视的战略资源。“政府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新问题新需求,继续精诚服务,做好止血输血造血活血文章;广大经营主体则要坚定信心、坚守主业,做敢闯敢干的行动派,靠创新实干赢得市场、赢得未来。”(许海燕 徐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