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7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央行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一个月内,央行两次提及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正面回应了市场对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也传递出央行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今年以来,由于新增房贷利率和存量房贷利率存在较大利差,老百姓对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日益高涨。
如今央行已经表态,市场静待靴子落地。到底该怎么调整,可以有哪些具体措施,成为现阶段市场关注的重点。相关专家分析认为,可能的政策包括设立相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利率下调、定向降准等等。不管是采用哪种政策工具和手段,调整存量房贷利率都应该把准“依法”“有序”两个原则。
“依法”就要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前提下开展调整。不管是任何政策工具的出台,最终的落地形式还是体现在商业银行和借款人的一纸合同上,商业银行应与借款人平等、自主、友好协商,按照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明确利率调整的标准、条件和范围,依法对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进行变更,进而实现存量房贷利率有效调整。
“有序”就是调整不可盲目,更不可“一刀切”。由于全国各地房地产政策差异较大,商业银行经营情况也有所不同,推进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必然不能一蹴而就。各地商业银行除了要考虑到自身财务水平,还应充分评估借款人的资产质量、还款能力、信用记录等情况,因地制宜,动态化调整风险控制,在让利于民和风险管理之间取得平衡,促进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稳妥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