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挡在摄像机前,阻止导演进行拍摄的“戏霸”,巍子算是一个了。
原因是,女演员拿枪的姿势不对,拍过很多抗战戏的巍子和导演建议应该如何拿枪,但是导演坚持按照原来的姿势拍摄。
(相关资料图)
于是,巍子直接挡在摄像机前面,不让拍。
最后还是制片人来到现场,让导演按照巍子的建议进行拍摄。
也就是因为巍子这样的倔脾气,经常会有关于巍子是戏霸,耍大牌的传闻。
出道三十几年,巍子在荧幕中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角色,同时作为一个西北汉子,巍子的倔脾气在圈内也是出了名的。
事实上,巍子能做演员,完全是误打误撞,稀里糊涂的走上了做演员的道路上。
01、年少轻狂的巍子
巍子,原名叫王巍。
1956年出生于宁夏,父母是国家的机关干部。
小的时候,父亲给了巍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经常带巍子一起游泳、滑冰、钓鱼。
热爱运动的巍子,小学六年级获得了宁夏自治区滑冰冠军。
那时候,巍子生活的无忧无虑, 然而这种快乐的时光在12岁时就被迫结束了。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巍子的父母成为了被打击的对象。
遍体鳞伤的 父亲回到家里, 12岁的巍子心中不平,拿起家里的菜刀怒气冲冲的跑到父亲上班的地方,大喊:“谁打了我爸爸!”
吓得门卫大爷始终紧紧的抱住巍子。
不仅父母被打击,到了1973年,巍子面临着 \"上山下乡\"。
巍子一辈子都记得,那一天,他坐在一个破旧的卡车里,双手紧紧地抱着换洗的衣服。
卡车摇晃得很厉害,去农村的路并不好走,坑坑洼洼的。
穿过一座又一座荒无人烟的大山,才到一个叫做杨家寨的地方。
于是,17岁的巍子 被下放到杨家寨当知青,这是一个黄河边上的寨子。
一下车,巍子感觉脑袋晕晕沉沉的,当地的农民递给他一个黑乎乎的窝窝头。
他不想吃,但肚子却饿得呱呱叫,巍子勉强地笑了笑,连道谢都没说,便抢过窝窝头啃起来。
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日子, 天微微亮就要被人喊起来,去农田里干活儿。
还是一个孩子的巍子从未干过农活儿,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干完活儿。
久而久之,他就成为队里的眼中钉,大家纷纷嘲讽他是个: “拖后腿的泥娃子”。
而那个时候,队里为了搞团结,就让他们把各自的活儿干完,才能一起回家吃饭。
于是,每天最慢干完的那个人,肯定是会被其他的人欺负。
而且那个时候,别人下了工,回家有老婆给做得热乎饭菜。
而巍子根本没人管,到家就只能看着房子里烧饭的炉子,根本就不会用,于是就经常饿肚子。
他不会做饭,只有拿米饭放点盐,这样有点味道才能吃下去。
这让巍子感觉到非常的委屈。
那段日子非常苦,他总是饿着肚子。
跟巍子一起来的知青,都陆续回到城里。
想要回城就得表现好,于是第二年巍子就开始拼命的表现,希望能获得回城的资格。
干活的时候特别拼命,有两次累的吐血。
在巍子住的房子里面,整整一面墙,都是奖状。
转眼间过去了三年,巍子成为在杨集寨里待得时间最长的一个知青。
三年的时间,让巍子彻底断了回家的念头,当他正打算在当地娶一个女人过日子
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高中同学来看他,给他带来个改变命运的消息——宁夏师范学院正在招生。
巍子知道这是自己离开农村的机会。
赶紧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参加考试了,负责考试老师问他,你考什么系呀?
巍子一看,艺术系挺好,听着就好听。
老师会问他,你会什么呀?
巍子就念了段报纸。
老师又问,他会不会演小品。
巍子憨憨的直接问了句,什么是小品?
看到巍子什么都不懂,老师就直接让巍子回去了。
与巍子同一批报考的人已经上了半年的课,而巍子对这件事也已不抱任何期望。
但让巍子没想到的是,恰好就在这个时候, 宁夏师范学院给他打来了电话 :你也来吧。
后来巍子说起当时那段艺考经历,觉得自己一点艺术细胞都没有,完全是稀里糊涂就进去了。
就这样,误打误撞的巍子离开了杨家寨,去了银川,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02
在学校学习了三年毕业之后,巍子被分配到宁夏话剧团里上班。
原本一腔热血的巍子,很快就被现实打败了。
因为巍子也只能跑龙套。
慢慢的,这种看不到希望的龙套生涯让巍子感觉很无望和无奈。
老一辈演员都在忙着拍戏,他天天跟着跑龙套,不停的换服装,甲乙丙丁这样的角色他演了无数次。
每次的出场机会就是从舞台这头走到那头就结束了,巍子就每次只化自己露给观众的那半张脸的妆。
日复一日的坐着冷板凳,巍子深深的感到无力感。
那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无力感,每天的心情都是灰色的,而且只能自己消化。
就这样,满心希望但是又无能为力的龙套生活 让巍子很痛苦 ,而且整整持续了五年。
在此期间,巍子和自己的同班同学,也是话剧团演员夏立言结婚了。
尽管两人的前途渺茫,但也没有抵挡住两颗相爱的心。
求职实难,可资深打工人们会告诉职场新人:求职只是打工路上简单的一关,在职的日子,才是步履维艰每一天。
十里崎岖半里平,世界上没有平坦的打工之路。其实工作往往没什么难度,可老板、客户、HR会偶尔搞点事情,帮你开启Hard人生。
前几天,万达上了热搜,说是6月5日那天,集团一员工在吃午饭时玩手机,被内部通报。
消息一出,如同往茅坑里扔石头,激起了民愤。
“午餐时间不能玩手机,上班时手机就能玩了?”
“不抓业绩却抓员工管理,危险信号,药丸药丸。“
“身为律师,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们,这是侵犯员工隐私。”
没过几天,大家就懒得提这事了,因为在网上,类似事件太多了:
不许员工午休时趴桌子,不许公司内出现桶装水。
不允许员工上厕所时间过长,唯恐大家过度占用公共资源。
为了调动工作激情,提升正能量,全体员工每天8:30前到总群问候早安。
领导不喜欢自己加班,每次加班都需要全体员工的陪伴。
还有要求员工自费蹦野迪的,发现员工漏接董事长电话一次罚款一万的,室温不够32度不许开空调的……
这些还只是小打小闹,小视团队内部有小伙伴爆料,说自己上一家公司的老板才叫绝绝子。
那位ex老板有个普通的爱好,喜欢和女性员工谈心,会聊天的女员工拿项目特别快。在老板的鼓励下,公司不少姑娘入职后都变得活泼开朗。
公司开年会,老板会把未婚女孩叫到身边,探讨公司大事,询问基层疾苦,每结束一个话题就拍一拍姑娘们的大腿,以资鼓励。
和大龄女性员工对话时,老板总是慈眉善目,口头语是“唉,你这不行啊”,“我真替你着急,你离开我可怎么办。”
于是公司大龄女员工普遍焦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仅工作不行,就连大腿也不行。
离职之后,大家才听说了PUA这词。
才发现工作之所以格外艰辛,是因为领导的PUA玩得花:
承诺原始股,鼓励员工加班不拿工资;
每天变相人身攻击,让员工觉得自己不行;
给员工贴标签,让你发现原来自己不配……
制定一些奇葩规定,不是因为老板脑子瓦特了,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员工,都是套路。
上班难,难于上青天。上班比求职难多了。
虽说求职难,在职更难,可殊不知,离职这件事,才是难上加难,玄之又玄。
这世界上最令打工人心碎的事之一,就是莫名其妙被裁员。昨天为公司当牛做马加班到凌晨四点,第二天挣扎起床立志为客户牵马坠镫,结果刚到公司就被HR请去喝茶:
“您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晴天霹雳。打工人扪心自问:是我哪里做得不好,还是摸鱼时被摄像头拍了个正着?
有人可能只是喝了一瓶可乐就没了工作 ——这个公司的老板禁止员工喝可乐。
一个优秀的设计,不会写文案 ,就没有资格捧住饭碗。
在线教育公司的会议室小妹,身材纤细,主管说 没有适合她尺码的工服 ,让她走人。
有人工作过于认真 ,很少和同事们一起玩耍。HR认定此员工性格孤僻,缺少团队精神,就不让TA过试用期。
至于那种盖老板风头的员工,简直是大逆不道。有网友贡献案例:某深圳老板,一直想生儿子,可惜连生三胎,都是闺女。
老板嘤嘤嘤之时,恰逢某员工家喜得双胞胎儿子。老板怒不可遏, 说员工抢走了自己生儿子的运气 ,立刻裁掉了这个新爸爸。
希望那个被裁掉的爸爸能尽快找到工作,不要让双胞胎断奶。
评论区揣测,那个老板可能是个疯批。如果是这样,那倒可堪欣慰。如果老板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干嘛,那才令人心寒。
有篇新闻调查里说,某员工曾在一年半之内被同一个公司裁掉两次。第一次被裁后半个月,HR就给打电话,说公司缺人,让TA重新入职。
这位员工带着信任回去工作,没想到才过半年,疫情来了。公司嗷嗷哭穷,又裁了TA一次。
都说有志气的打工人绝不会招之即来,可面对生计,志气算什么?
而资本的原则是,暂时用不上的员工都是垃圾。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求职难、在职难,离职难,这话年年有人说。但是今年,工作更加难得。
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5月份,16-24岁青年人中,进入到劳动力市场的人数约3300多万,其中大概有600多万尚在求职。
这还只是青年人的数据,失业的中年人数量不敢想象。
微博上,到处是求职崩溃的信息。
有年轻姑娘失业后摆地摊,一天卖出五块钱痛苦失声。
也有年近六十的老父亲背着孩子,全网遍寻体力活。
看到这些信息,你又会觉得,拥有一份工作实在是时代的幸运鹅。
上班诚然不开心,但只要工作一天,就可以独立一天,可以养儿养老、供养兴趣爱好,不用回老家,有机会看看世界真大。
这么想着,吐槽之后,还是得好好工作。没有工作,自由或许更少,而低头的时间大概更多。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家人们,且干且珍惜。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依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