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陕北秧歌张亚宁 ①忽听铿锵的锣鼓声从天而降,似千军阔步前行,有排山倒海之势;似众仙齐奏鼓乐,有醉人的天籁之音;又似万马奔腾,有激越大地之威。 ②惊叹是什么如此振奋人心。循声望去——蜚声海内外的陕北秧歌扭得正欢。 ③你瞧,七八个剽悍的陕北汉子打着红边牛皮鼓,拍着大小铜镲,敲着小铜锣……呵,中年伞头手中的大花伞犹如旋转的螺旋桨,十字步扭得天旋地转。哦,一群英俊的后生和俊俏的姑娘踏着鼓点,个个生龙活虎,活灵活现……哦,已一把年纪的老大爷、老大娘也不甘示弱,与小伙儿、姑娘们媲美,摇着、扭着、跳着⋅⋅⋅⋅⋅⋅ ④仔细听,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鼓点你扭头看去,乐队的汉子们忘乎所以,恨不得把那个红边鼓敲碎,巴不得把那把铜唢呐吹破,真想把那大小铜镲拍烂,一心想把那小铜锣击个窟窿……闭上眼睛,静心地听。时而粗犷奔放,能使河流为之激扬动荡;时而稳步柔美,能使无数人为之心醉;时而缓和细腻,能使大地为之倾倒。 ⑤仔细看,一群男女老少扭起来了。排是排,行是行。一会儿排成“龙摆尾”;一会儿犹如“梅花盛开”;一会儿好像“老虎扬尾”;一会儿胜似“大灯笼”;一会儿能比得过火姑娘的长辫子;一会儿好像一朵朵枣花……红与绿的扇子在姑娘们手中飞起来转起来,红与绿的丝带飘起来,观者不仅是眼花缭乱,而是眼神跟着扇子起落,不知道最后的眼神落在何方。花折伞在后生们手中撑起来舞起来,撑起时,似乎要直穿云霄,舞起时,犹如飞轮旋转。手、脚、头,全部是活的,真是眼光不知道放在哪里。放在哪里都是恰到好处的。 ⑥一声惊吼,两只水船上场了,像在水中一样,轻飘飘地游来游去。坐在船舱里俊俏的姑娘唱道:“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里几十几条船……”这边声音一落,那边的艄公接着唱道:“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里九十九只船……”酸酸的唱曲惹得人心里暖暖的,你瞧那些小孩子,被架在父亲或者爷爷的肩膀上,笑着,鼓着掌。你看看,那群帅气的小伙子,捧腹大笑…… ⑦忽然,两只威风凛凛的雄狮不知从何方而出,摇着脑袋,摆着身子,张着血盆大口,或凭空后仰翻滚,或高台俯卧衔球,或单狮走桩,或双狮争戏,或扮鬼脸。起势、奋起、迎宾、施礼、惊跃、酣睡、道谢,将威武之狮的喜、怒、衰、乐之状舞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时间,场内场外一只只眼睛齐聚在威武的狮子身边,整个场里凝寂一般。一个转身,狮子落地,场内场外齐声欢腾,掌声、喝彩声震荡着天空,老太太的两颗门牙差点飞落出来,歪着脖颈双手慌忙捂住。 ⑧随即,一系列小节目开幕了。一群孩子戴着可爱的头盔,摇摇摆摆,可爱至极;跑驴背上的姑娘们时不时做个鬼脸,让你笑弯腰;一首首酸曲、一折折小戏、一个个滑稽小品……男女老少目不暇接。 ⑨这就是陕北人死了都要扭的秧歌,独具特色的陕北秧歌。1.仔细阅读文章第⑥⑦两段,请仿照示例进行概括。【示例】第⑤段:扭动的男女老少,飞舞的彩扇;第⑥段: ;第⑦段: 。2.选文以“铿锵的锣鼓声”开头,有什么用意?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4.本文在描绘场面时,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任找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二、解答
【关键点提示】1.第⑥段描写的是水船,第⑦段描写的是雄狮,据此结合场景以及人们的情感分析。2.可从“锣鼓声”的场景,从读者和文章的描述对象理解。3.“倾倒”将事物进行夸大化,据此结合句式“时而⋅⋅⋅⋅⋅⋅时而⋅⋅⋅⋅⋅⋅时而⋅⋅⋅⋅⋅⋅”分析修辞手法,并从对锣鼓声特点的体现分析其作用。4.侧面描写,即通过对别的事物的描写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据此筛选并结合句子对陕北秧歌特点的体现分析其作用。【答案】1.游来游去的水船,酸酸的男女对唱;欢腾的雄狮,忘情的老太太。2.先声夺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描写的内容——陕北秧歌。3.句式整齐,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乐队的汉子们忘乎所以的情态,突出了锣鼓声的粗犷奔放。4.示例:你瞧那些小孩子,架在父亲或者爷爷的肩膀上,笑着,鼓着掌。作用:从侧面衬托水船表演生动有趣。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